直击人心

前几天省宣对“我为群众办实事融媒体作品展播”进行了评选,我被邀请担任了评委。
我发言的时候说,主题都不错,导向都很好,但作为融媒体作品,大部分传播效果肯定都一般。因为都不太吸引人,而且一看就像传统媒体人生产的产品,不吸引人。
其中有一条“爱心接力,滞销西瓜四天卖出4万斤”短视频倒是一下子吸引了人的眼睛,虽然制作上显得粗糙,但一开始镜头画面就吸引了人。
短视频时代,一开头就不吸引人,很难留痕,可能一划即过,没有人愿意等你讲完道理,再来听你讲故事。
我说评选中很多作品一看就像传统媒体人做的作品,是因为,我们的创作者还没有脱离四平八稳的“5个W一个H”的新闻采编模式,生产的产品也处处留着传统媒体的痕迹,没有找到新闻的“爆点”,也就很难找到传播的点。现在的受众,每天面对爆炸般汹涌而来的信息,你发布的信息连他的瞬间注意力都没有吸引到,他怎么可能对你后面感兴趣?
尤其是这类主题策划的报道,更得有“点”才可能引起关注。在融媒体上更讲究关键词、关键画面、关键镜头、关键话语、关键人物、关键事件。。。关键的“内容”不突出,你就无法赢得受众,就当然无从传播。不能传播的作品,就很难成为融媒体时代的好作品。
除了导向正确,能不能有效的传播,应该成为新媒体、融媒体好作品的重要标准。而且尤其要注重移动端的传播。而且移动直播应该成为融媒体产品的一个重要形式。
所以,虽然那个“西瓜”的作品做得有些粗糙,但我还是建议给它评一个奖,鼓励这样的作品。因为它更懂什么更易传播。
前两天,我们频道都市2直播,6小时长时间直播那个被玻璃扎伤眼睛的两岁小女孩突发事件,从接到热线到联系交警,联系医院,到感动百万网民,到医生被赞美,到热心观众到医院门口送祝福。。。这才叫融媒体传播。我赞扬我们能打硬仗的团队,这才是“移动直播的经典案例”。
我们的“假靳东事件”的拆条,我们的“等待红军哥哥89年的百岁老奶奶的拆条。。。都是因为融媒体传播,登上了当天各自的热搜榜。如果仅靠电视专题,电视报道是不可能达到这样的传播效果的。
而当我们抓到故事当中最有价值的传播点时,这些传播就成功了。点是什么,点是——直击人心。
记住,直击人心的点也不仅仅是感动,还有激动,乃至震动。
专注起名30年,已为30000+宝宝和10000+企业店铺赋予美名,大师微信号:stc383,如需大师人工起名,可以加微信,备注:VIP,否则不加!即可享受VIP减免优惠服务!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qumingde.com/277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