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世纪70年代初期,我出生在边陲小城的普通工人家庭。父亲是老高三,学习很好,但因为家庭成分问题,直到1977年恢复高考才考上大学,毕业后进入政府,正赶上当时国家政策向知识分子倾斜,很快就获得提拔,至此,家庭和我个人的命运开始了根本性的改变。

我的求学过程起起伏伏,总体来讲我还是个爱学习的孩子,早期因为父亲上大学,疏于管教,曾经逃学两周,被开除,但我到现在还在怀念那个自由自在的日子[呲牙]。学习成绩一直还不错,大部分时间保持班级前十,虽然学校是省重点中学,但在90年代初期,这个水平并不能保证考上大学。果然,1992年高考我考了487分,全班排名第六,但依旧低于专科分数段493分[捂脸]。因为父亲通过关系已经给我在市水利局留了个职号,已准备上不了大学就去上班了,以后再参加转干考试。但当时正好有东北大学(当时叫东北工学院)的金属压力加工专业招合同委托自费生,我报了并被录取。于此同时,我父亲因为仕途失意,工作调动到了海南,在我已买好火车票准备去沈阳报到的时候,被老爸拦了下来,决定去海南重读。至此我的命运再次发生根本性的改变。其实现在想想,之后的经历告诉我,当时如果去东北大学也没什么不好,自费生在毕业时并没有什么区别、“合同委托”也可以花钱赎身,只要能承担得起费用,用上不去专科的分数就能上一个985本科,在高考还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年代,这是多么难得的机会呀!当然最后我没有享受,懵懵地去了海南。
海南当时刚刚建省,教育水平极低而高考招生却很多,命运再次垂青了我,我过去以后,在一个重点高中次次考第一。高考报志愿时有个插曲,那时是先报志愿后高考,本来报清华的,可是报了就睡不着觉,后改成同济,其实这个过程反复改了好几次,还曾经报过人大,那时一表一志愿很重要,如果上不了就有可能一下跌到二表,作为重读生还是稳妥点好,另外之所以选同济,还有两个原因:一方面是当时海南房地产火爆,同济是建筑类强校;另一方面老家一个有好感的女同学(剃头挑子[抠鼻])前一年考到了上海。不出意料,我总分715分(转化分),考上了同济大学工民建(土木工程)专业,这个分居然比清华投档线还高30分,也是醉了。

命运的眷顾让我考上了满意的学校,同时上了大学也提升了我的境遇。在大学混了四年,追到了心仪的女生,后来也成了我的老婆,毕业分配到了北京,一晃20多年了,虽未大富大贵,但经历了房地产最黄金的时期,是头猪也能起飞。马上就50了,我已决定提前退休了,准备孝敬父母、练习书法、四处旅游,孩子在美国读书,很争气,我很欣慰。

插播一个典故,我29岁就做甲方工程部经理了,有一次工地慰问,偶然和一个同龄的工人聊天,得知他比我小一岁,同年高考,分数比我高,但没考上大学,就是因为他是河南的,命运的不公令人唏嘘。
再插播一个,我弟弟在老家是个学渣,中考比高中最低分数线低150分。到了海南,高考考到了吉林大学法学院,后来又到加拿大UBC读了MBA,居然成了家族学历最高者[笑哭],人生逆袭比我牛逼多了[赞]
命运之波一直推动着我,其中高考就是命运中最重要的环节和转折点,它彻底地改变了我的一生,已彻底地改变了家族的命运。
啰啰嗦嗦一大堆,回顾了一下过去的岁月,总体来说我是个幸运儿,感谢命运的眷顾[作揖]。恳请大家不要拍砖[可怜]

专注起名30年,已为30000+宝宝和10000+企业店铺赋予美名,大师微信号:stc383,如需大师人工起名,可以加微信,备注:VIP,否则不加!即可享受VIP减免优惠服务!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qumingde.com/537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