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六、捡田螺
邢少山
田螺不是螺丝,它比螺丝大,我们在湖里、沟塘、稻田里都能捡到。田螺捡回来,挑出田螺肉,加些作抖,炒着吃非常好吃。它肉质厚脆爽,加调料香辣味浓,历久弥香,回味悠长。在那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,一顿田螺肉无疑给全家人加了一次丰盛的餐,因此我们小时候去捡田螺,大人从不阻拦。
我们检田螺一般是在湖泥里、沟渠边九或未插秧的稻田里,尤其是在平整的秧田里格外好捡。到了三四月份,农田快要插秧了,插秧前先要平整稻田,经过犁、耙、耖,泥土松软平整了,放上水,田里兴汪汪的,这时气温也适宜。据说这是最适合田螺生长的季节与场所。它们一个个躲在泥里,散落在各处。但为了呼吸,它们在头上留下一个小洞,明眼人一看凹进去的部分肯定有田螺在下面。田螺在正常的生活情况下,头与足部伸出壳口外。在凹下去的泥里,人们捅进去就能抠出田螺。这时的田螺外是黄绿色或呈黄褐色,壳为钙质,较薄,沉甸旬的,仔细看,呈螺旋形,而且是右旋。挑出来的肉为灰白色。
我们背着背篓,行走在秧田里。脚下的水有些温温的,水面上泛着波光,烂泥却如些的亲肤。在平坦的秧田里一个亇田螺留着孔穴,我们向前走去,一一将它们从泥里请出,放进我们的背篓,秧田里里外外的也就随了雨露阳光,滋润着、温暖着我们的心。
当捡到背问篓沉旬旬时,觉得差不多了,也该回去了,走在田埂上的脚步不知有多轻巧,我们带着喜悦的心情一路小跑来回到家。当大人的拿着背篓,看到里面有如此大、如此多的田螺,也非常高兴,看着家长的赞许的眼光与神态头,我心里也崩多高兴与自豪,觉得这是自己小小年纪对家庭的贡献!
专注起名30年,已为30000+宝宝和10000+企业店铺赋予美名,大师微信号:stc383,如需大师人工起名,可以加微信,备注:VIP,否则不加!即可享受VIP减免优惠服务!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qumingde.com/5623.html